关灯
护眼
    时间线:楚昭王二十七年(前489年)。

    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

    这是原本历史的事情。

    陈语的原本并不清楚这件事,直到管家老仆沈忠过来通知。

    有鲁国大贤孔仲尼前来拜访时,忽然意识到这一点。

    叶公,居然是和孔子一个时代的人!

    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很多现代人都听过。

    如果不查资料,但很少有人知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

    他本是鲁国人,博学多识,思想高远,在世时就被世人尊称“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鲁国国小君庸,当时的鲁王季恒子只知享乐,不思强国之法,孔子深知在鲁国他不会再受重用,于是外出他国寻找出路。

    与是带着部分弟子出发,一路走过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前后多达14年之久,楚国正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最后一站!

    然而孔子周游这么多年,这么多国家却得不到一处国君的真正重用。

    因为春秋时代是百家争鸣的年代,也是百国争锋的年代。

    这是人才倍出的年代,也是大国吞小国的大争时代。

    一直要持续到战国时代,中原百国相互吞并兼容下。

    最终出现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大强国!

    彼时孔子的儒家学说可以说是极具先进性的政治制度学说。

    用行话说,他的儒家学说领先时代上千年!

    然而,儒家学说,在春秋时代却不合时宜。

    因为它太超前了。

    春秋是百家争鸣,百国争峰,你死我活的特殊年代。

    儒家学说虽好,却只适合于盛世时治天下,却不能用于当时打天下。

    是以,孔子周游列国14年,周游的时间越久,名气越大,各国上层统治阶级都夺赞孔子是一位大贤人。

    可却没有一个人会重用他。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好比近代民国军阀混战年代,孔子就像是当时的近代甘地,宣扬非暴力哲学思想,争取和平变革一样。

    如果你是手握枪杆子的军阀头子,你敢重用他吗?

    但是,你不敢重用他,却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学识,也听出来他说的儒家道德礼治的概念非常的先进,也极利于统治,只是不利于战争。

    心想,等我一统中原了,我会考虑。

    现在,我先保证自己明年不被灭国再说吧。

    所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一顿猛夸孔子大贤,大善,然后礼送出境。

    这,就是孔子周游列国14年结果。

    整整14年,只得来邀名无数,获得大贤人之名。

    现代革命抗战也是14年,靠的是血火与信念的14年,最终建立新中国。

    由此可知,儒家学说救不了国,建不了国,强不了国,只能用于治国。

    这还要等到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结束,秦始皇统一中原结束,乃至焚书坑儒结束,直到汉朝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大一流且长久统治的皇朝成立时,儒家才有了兴盛的土壤!

    并且这样先进的治国理念统治,一直用了一千多年!

    然而,后世到了近代时期已是2000年,儒家彻底失去治国先进性,最终在现代成为了一种古老哲学思想。

    现代很多人都会黑孔子,不,更准备的说是黑化儒学在千年统治生涯中犯下的无数黑暗罪孽。

    恨屋及屋下就恨起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特别是孔子的后人,还有儒家千年下来更多的犬儒,腐儒等等。

    历史文里,穿越者主角如果不刁难一下孔子后人,为难一下儒家学派,那似乎都不能算是先进的现代人穿越者了。

    就和穿清必造反一样,成了一个标志性行为。

    然而,仔细想想。

    你一个2000多年后的现代人用现代先进思想。

    去批判2000多年前的当时最先进的儒家学说思想。

    这想想有点不对吧?你可以批判它的不先进,却不能否认它在当时的先进性。

    更不能因此无视它的高光荣耀当作不存在,还恨屋及屋的恨不得它永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