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孔子主张当亲人犯罪时,应‘为亲者隐’。

    叶公则主张应该‘大义灭亲’。

    这本来没什么,只是两种不同思想理念的分歧。

    可能孔子和叶公本人都没有记在心上。

    可一切都在孔子死后变了!

    后世孔子死后,弟子门生编写出《论语》,顺带着把叶公论政写了进去。

    一开始也没什么,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儒家子弟越来越把孔子神圣化。

    有些歪脑筋的狂粉儒家子弟看到这里时就不爽了。

    嗯?这叶公是什么东西?

    居然敢和孔圣的思想背道而驰!

    异端!这是异端!!!

    黑他,黑他!黑死他!

    于是,在后世,西汉时期,刘氏皇族出生的儒家子弟刘向编写了一本书《新序》!本意是讽刺政治的历史故事小说。

    刘向夹带私货,春秋笔法下,删去了叶公治水的功绩,魔改成叶公好龙。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叶公好龙’的原文出处。

    好家伙,破案了,终于破案了!

    刘向是什么人?皇族出身!

    这样的人就是有特权的人,屁股决定脑袋‘父为子隐’在他心里希望是永远的正确!

    这就是现代人的经典名言。

    屁股决定脑袋。

    说句题外话,谁要是穿越到古代王公贵族家里,都希望‘父为子隐’是永远的正确。

    不只是东方文明,另一个半球的西方文明,那边的国王贵族们也会举五肢表示支持孔子,支持‘父为子隐’!

    因为,这句话,太适合他们这些特权子弟了。

    后世现代,西方为什么那么推崇孔子的《论语》现在明白原因了吧?

    因为《论语》中这一段有失偏颇的理念,太符合西方人的贵族至高,白人至上,血脉高贵的思想了。

    然而,暂时抛去一切,站在绝对中立的角度来看。

    ‘父为子隐’‘大义灭亲’这两种不同理念,却各有各的正确。

    根据年代不同。

    在春秋年代,孔子才是对的。

    在后世现代,叶公才是对的。

    根据屁股不同。

    这两种观念也都是相对正确的。

    因为这两种观念是站在两种不同位置下,不同屁股下的相对正确。

    却都不是绝对正确!

    现代人肯定会有人说,‘父为子隐’哪里正确了?

    那只是特权人的正确啊!

    没有任何人可以有这个特权!

    没有任何人可以有特权!

    不!

    你错了!有!

    而且全国人民都会认为他有这个特权!

    他别说是偷羊,就是杀人!

    我们都要为他‘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可能会有人大骂!

    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人!

    错了,你真的错了。

    身处不同时,站在不同位置,彼此不同屁股座位时。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确定是绝对正确!

    有人知道是什么时候吗?

    友情提示,1921年!

    终于明白了吧!

    恭贺我党建立100周年。

    悼念革命先烈们100年前,偷小鬼子的枪,杀小鬼子的命!

    我们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