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玄武门外,李隆基穿着龙袍,带着文武百官在宫门外迎接。这是何等高的荣誉啊。

  李多多的心情是复杂的,如果李隆基是真心如此,那么自己当然得高兴,可是李隆基是真心的吗?李多多心头仍有很多疑惑。

  李多多快步走上前去,倒地便拜,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李多多现在也开始佩服自己的表演能力了,明明心里有想法,可是表演得一副蒙受隆恩,激动不已的样子。

  李隆基携手李多多直入宫门,来到了大殿之上。

  文武百官齐列两旁,这朝堂之上的站位可是非常讲究的,官职大小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站位。

  李多多站在中间,却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

  李隆基看到了李多多的尴尬,朗声道:“李爱卿你就站在段爱卿的前面吧。”

  “是。”李多多犹豫了一下,然后站在了段阴的前面。

  他看到了段阴眼里的怒火,那怒火仿佛要把自己给熔化了。

  李隆基看到了段阴的表情,微微一笑道:“段爱卿,你是不是对我的决定有什么看法。”

  段阴敢对任何人发飙,可是给他十个胆,都不敢对皇帝发火。

  他听到李隆基这么一说,慌忙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皇上英明,臣不敢。只是为臣觉得李大人只是个三品官员,这样做是不是有点不符合朝廷的律例。”

  李隆基淡淡地笑道:“那不是问题,因为朕马上要封他为从二品了。”

  这下不仅仅是段阴,朝堂之上不少人都低声议论了起来。

  因为王爷的身份,李多多受封三品,自然是无话可说。因为对于这些能够站在朝堂之上的人来说,从三品那只是个起步,不值一提。可是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从从三品提升到从二品,这似乎节奏太快了。

  唐朝虽然没有组织部,但是这个升迁还是有一定规则的。朝堂之上的这些老古董们,站了一辈子才挪到今天这个位置。可是李多多年纪轻轻,就一路升迁。那是什么节奏,那是要骑在自己头上的节奏。

  这些老古董们,当然不希望这个年轻人这么快就骑在自己的头上。什么叫资历,这就叫资历。老子流血流汗,当了这么多年的哈巴狗才摇尾乞怜到今天的地步,你这么轻松青云直上,我的心里能平衡吗?更何况要是被年轻人骑在头上,自己的老脸要搁哪里去?

  所以这些老人们心里不会服气的。朝堂之上的窃窃私语就是他们暗地里的抗争。

  李隆基环视众臣道:“我知道你们心里有想法,但是连年边关战乱,你们有谁能在几个月之内为朕解决这个难题,而且把羌军打得一败涂地,没有还手之力。如果你们当中有谁觉得本事比李多多大,尽管可以站出来,我给他提拔升官。”

  李隆基一席话,让大家震住了。谁也不敢说话。当初,边关连年战乱,这些朝臣们高谈阔论的有,但是没有一个敢于领兵出战的。更不用说打胜仗。

  李隆基紧接道:“李多多听旨,朕特封你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官拜从二品。”

  这个官职显然已经超过了段阴,段阴气得脸色铁青,却敢怒不敢言。李隆基先前的训斥已经很明确了。再多言,那怒火就要迁徙到自己的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