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当然,以上问题并不是克利亚党遇到的全部问题,他们真的遇见了很多问题要解决。

    比如土改的合理化的问题,由于年代太过久远,最初的土地是谁的依然无法确定,而由于帕岛的特殊性导致地主阶级是对平常百姓有恩的,甚至在一些地方党员在表明身份,进行土改之时还会遭到当地村民的反对。

    并称呼土地为好老农,有的党员还会被武装联合起来的农民们怀疑是外来偷粮的,然后被一起赶出村,同时被愤怒的村民袭击的党员也同样不在少数。

    当然这种情况只发生在克利亚党新控制的地区,得益于之前的土改政策,之前的党员以以政府的身份已然和当地村民熟悉了,在得益于之前对村民的帮助,所以老控制区内的土改进行的相对顺利。

    可克利亚党所要面对的可不是只有老控制区,还有更多大量的没有基础的新控制区,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地区和情况。

    面临着这种情况,陈华知道软的不行,不过硬的也不行,毕竟一般农村连“县城”分布,由于土地广阔,总人口与总土地面积对比起来相对稀少,所以一般农村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农村的联系算是频繁联系,如果一村出了什么事情的话,别村子的也会在不久之后得知。

    尤其是在粮食危机爆发后,为了防止城里人来抢粮,农民们在地主的组织之下,都成立了自己的武装自卫队,用于保卫自己的粮食。

    而各村之间也因此加强了通讯,准备随时做到一村有难,八村支源,如果陈华打算用硬的话,那么就会被别人抓住把柄,被有些人污蔑成是城里过来抢粮的人,从而激起大规模的叛乱,导致得不偿失。

    软的话,靠宣传一点点的磨进去的话,那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可目前距离莱纳来的时间还剩三个月,很显然的是克利亚党并没有多少时间在这里瞎耗,必须赶紧准备当机决定。

    对此克利亚党准备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是调虎离山,以粮食危机的名义,把所有地主全部叫到县城当中开大会,党员趁着群众无所之时借机进行宣传改革。

    或者直接把地主的门给关起来,趁着没人领导之时,没人反对时,直接在村内进行改革,等到第一段改革进行的差不多的时候,或者第二段改革完成时,再把地主门给放出来。

    第二套方案就比较麻烦了,就是直接以官方的名义到村里面收粮,以征收粮食者的身份对民众们进行宣传,让他们对党员不会产生反感,至少不会联合起来搞叛乱。

    在这之后再开始进行改革,总之就是证明自己的清白,以巨大努力打消村民们对党员的疑虑,让他们认识到党员是公家人,敢打他们的话就是带头搞叛乱,是要掉脑袋的事情。

    在此之后继续以公家的名义,没收地主的土地,然后完成土改,当然如果宣传,拿什么法律给地主定罪,以及售粮食用什么价钱,等等都是问题。

    不过对此某个垃圾作者本来是不想写的,因为害怕写出来被骂说是水字数,不过在由于他实在是懒得想下一章的大体剧情了,所以最终还是决定写出来水一水吧。

    对于第二种方案,在经过党内讨论之后,最后一套详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