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桓熙在长驱直入,攻取凉州的诱惑面前,难得的保持了理智。

    武威与长安,光是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就有一千四百余里,沿途遇到高山还得绕行,实际路程接近两千里。

    如果关中真的发生变故,深入凉州的桓熙根本回援不及。

    众将此时也在大胜的狂热中冷静下来,恢复清醒的他们,不再请求桓熙追击,而是纷纷赞同他就此与前凉罢兵。

    桓熙随即命人将前凉使者带回帅帐。

    索遐偷偷打量着帅位上的桓熙。

    对方还是和之前一样,稚嫩的面容上,看不出喜怒,更让人猜不到他心中所想。

    “敢问桓公,是否有了定计?”

    此前桓熙以要与诸将商议为由,命人将索遐带走,如今重新回到帅帐,肩负议和重任的索遐迫不及待的问道。

    桓熙却与之前的态度截然不同,他拍案喝道:

    “张重华妄据王位,自称丞相,如今又犯我秦州,其罪罄竹难书,若他只是退去尊号,我便罢兵,岂不是在怂恿天下人效仿。

    “如此,国将不国,臣将不臣!我桓熙也将获罪于君王!岂能善罢甘休!”

    说着,桓熙还吟了一句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凉州终不还!”

    以此明志。

    索遐大惊失色,似乎也明白了桓熙势必要攻取凉州的决心。

    正值此时,桓熙麾下大将邓羌出列劝说道:

    “主公,不可,试问人孰无过,张重华不过是被奸佞蒙蔽,如今他已幡然悔悟,末将恳请主公以凉州百姓为重,就此罢兵。”

    桓熙大怒,他指责道:

    “邓羌!你究竟是我桓熙的部将,还是他张重华的臣子,我若就此罢兵,又有何面目再见太后!”

    众将纷纷出列附和:

    “没有惨痛的教训,张重华怎么可能真的悔悟,主公!万万不可采信邓羌之言!”

    索遐被桓熙这群人一唱一和,完全给唬住了。

    正当他不知所措时,邓羌提议道:

    “主公,末将听说凉州多马,不如让张重华献上良马三万匹,作为谢罪之资,料想太后必将龙颜大悦,又怎会责怪主公!”

    话音刚落,邓遐却嚷嚷道:

    “三万怎么够,依末将看来,少说也得奉上十万匹马,才能使太后息怒!”

    直到此时,索遐终于反应过来,桓熙问罪是假,趁机索要马匹才是真的。

    但他不敢拒绝,担心桓熙真的不顾后果,杀奔凉州而去,如今军中人心惶惶,哪能抵抗得了晋军。

    想到临行前,张重华对自己的叮嘱:

    ‘量凉州之物力,结桓氏之欢心。’

    索遐赶忙道:

    “桓公,凉州愿意进献良马三万,以平息朝中非议!”

    桓熙这才转怒为喜,他故作叹息道:

    “百姓生活不易,既然张重华已有悔意,我又何必咄咄逼人!

    “罢了,只希望这三万匹马能够平息朝廷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