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如此一安排,倒也得益,杨太太很是高兴,生活进入正轨,儿子马上就要去国子监了。而且由于儿子是解元,国子监是一点费用都不收的,只需要付日常的住宿及吃食钱即可。儿子现在是举人,是有粮米油钱的贴补的,加上冯莹给置办的铺子和庄子的收益,一家人紧一些,支持三年完全没问题,待到杨轩中了进士,一切便会好起来。

    (关于杨家的过往,这里不再重复,感兴趣的可以去看萝卜的另一篇《冯家表姑娘》,里面有详细的说明。)

    过得一日,杨太太把自家的打算说与宋氏听,宋氏哪有不应的,只要杨太太能安心住下,自己在婆婆那里有个交待就成。

    所以杨太太要在何处搭灶台,要如何安排其他事项,宋氏是一个劲地点头。

    “表姐看着就成,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尽管来找我,若是不方便,叫下人寻我屋子里彩珠,她就能作主。”

    沈如菲坐在那里,听得宋氏这样说,有些吃惊地去看彩珠,彩珠并没有因为宋氏这句话而自喜,而是上前恭敬地道:“杨太太需要什么,打发人来就是。不若,奴婢晚一些去瞧瞧,少什么,奴婢直接给补上?”后面这句话是问的二太太。

    “对,你去一趟,先前只想着住十来天,有些东西便置办的糙了些,如今日子长,千万别漏了什么,莫要住着不舒服才是。那炭可是顶顶重要的,表姐初来北方,定不适应这边的天气。还有那今年的新棉,一并寻了去,做几件冬袄才是正经。”

    杨太太一边连说不用,一边笑道对宋氏和彩珠道谢。

    “既然我们决定多打扰你们,便不日日往这边来了,表妹一大家子事要处理,没得天天要陪着我耽误时间。什么时候得了空,咱们来来往往的聊上一会儿也是好的。”

    宋氏自然明白杨太太的意思,这要长住了,没得天天跟着自己去请安的道理。

    “是这个理,表姐只管忙自己的,逢个初一,十五什么的去老夫人那问个安也就是了,至于再有其他什么事,我自会安排人去请你。”

    杨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后,转过身道:“劳烦问一下三姑娘。”

    沈如菲正想着彩珠的事呢,听得杨太太这一句,连忙拉回思绪,恭敬地道:“杨太太莫要如此,唤我一声三丫头或是如菲也就是了。”

    “好,那你也不必客气,随着沅姐叫我一声表姨是真。”

    “是,表姨,不知表姨唤我何事?”

    “是这样,怡姐原在冯家是上过学的,也认得几个字,但你们晓得那是乡下地方,总归是学识浅。昨天本想着与表妹合计看看能不能叫怡姐同姑娘们一起去沈家学堂里念念书,识识字?”杨太太冲着宋氏道。

    “哎呀,我怎么把这事忘了,可不是这个理,这有何不可的,待明天她们赏过雪后,后天便让三丫头带着去就是了。”

    “我想问三姑娘的正是这个。”杨太太笑道,又去看沈如菲。

    “我想问三姑娘,你们学的都是什么,学到哪里了,我实是怕怡姐跟不上,再耽误了你们的进度就不好了。”